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华商时讯» 详细页

华商国际建筑院专家系列讲堂第一课

华商国际建筑院专家系列讲堂第一课 ——年轻人的会客厅


活动海报

大悦城是很多一二线城市当之无愧的地标,是众多年轻人追捧的时尚聚集地。
邹凌女士作为大悦城控股集团规划设计中心总经理,对各个大悦城的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及运营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实践中累积了丰富的经验。
2020年在1月16日的“华商国际建筑院专家系列课堂第一课”,专程请到邹凌女士主讲。
在会上,华商国际副总经理、建筑院院长韩振华先生致以诚挚欢迎与感谢,向与会设计师介绍了邹凌女士的职业生涯和大悦城控股的情况。
邹凌女士做了以《年轻人的会客厅》为题目的主题演讲,深度剖析了各个已建和在建大悦城的设计初衷、理念和过程,精彩纷呈,在座设计师都受益匪浅。


邹凌女士在华商国际进行《年轻人的会客厅》专题讲座

会后,邹凌女士与我院副院长陈昌生先生、外籍总建筑师Beni Arapi先生进行了学术探讨,并对现场建筑师所提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
邹凌女士在演讲中提出“不只是渠道而是平台、不只是商品而是体验、不只是交易中心而是生活方式中心、不只是地缘客流更是社群圈层客流、不只是购物更是家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的概念,以重庆大悦城、沈阳大悦城、和西安大悦城为例的解读,尤为令人印象深刻。
重庆大悦城
城市地标空间营造


重庆大悦城创造了“绝对几何的管廊”和“道法自然的峡谷”,突破传统商业空间的环型逻辑,强调“自然”与“人文”的两极对话。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轴线”空间。把城市和建筑、商业和自然完美融合,成为重庆市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沈阳大悦城E馆
城市公共空间延伸


沈阳大悦城E馆是现有商业群中的新建建筑,在设计上让现有建筑“突破封闭,走向开放”,通过连桥,在3—4层形成连通五个馆的总平面;在3层打造统领五个馆的“第二首层”空间;中街被自然的围 合于大悦城建筑群中,通过“边庭”实现建筑空间与中街空间的互动。
西安大悦城
广场生活传承


西安大悦城由秦汉唐广场旧改而来,毗邻大雁塔,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和敏感。既要展现新的生命力,又肩负着延续历史传承的重任。
改造中对动线和空间进行重组,对“拾光中庭”进行重新诠释,既做到了延续城市历史特殊记忆,又灌注了新的活力。
对屋顶空间重新整合,把“设备场”变为“网红点”,上演了化腐朽为神奇的“设计戏法”。
大悦城不仅是一个购物天堂,更是一个交往空间。在这个建筑空间里,要妥善解决建筑和城市的关系,匹配顾客感受和商户感受,并应更多地考虑顾客感受。建筑风格依客群定位而定,设计应围绕终端目标客户产生。
邹凌女士对每一个城市的大悦城项目都如数家珍,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熟知其细节和特点。对行业的热爱溢于言表,语言轻快活泼,在场设计师都备受感染。

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成全了顾客;热情的顾客,则成就了大悦城!


撰稿部门:华商国际建筑设计研究院
撰稿人:张世栋
编辑:王斯妍
201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