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战“疫”︳疫情防控环境下工业制冷系统机房的操作建议
疫情防控环境下工业制冷系统
机房的操作建议
前言
疫情期间,有效稳定的食品供给是全社会有序合理进行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与实施的有力保障。 食品供给涉及生产、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等环节。其中存储环节通常需要24小时的运转,全年无休。疫情期间,对存储环节人员保障工作及设备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难度系数也骤然增加。
面对疫情,我们根据国家疾控中心2020年1月30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国家应急管理部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手册》结合工业制冷系统运行的实际环境,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如果地方有更严格标准要求,须按照更严格的地方标准执行。
一、基础工作
1.登记备案工作:
a. 建立安全生产防疫工作登记表;
b.人员登记:做好外地人员返工前健康检查登记工作(登记姓名、联系方式、测量体温、出发地点、乘坐交通工具及线路等)。对自我隔离未满14天的人员禁止进入工作现场。
c.物资准备:防疫工具(84消毒液、喷雾器、洗手液、体温枪(计)、口罩、护目镜、一次性消毒湿巾、防护服或一次性连体雨衣、一次性塑胶手套、废弃防疫工具专用收纳桶等)。安全生产工具(耳塞或耳罩、防毒面具、防护服、PH试纸、阀门钩、消防工具等)。
2. 生产计划工作:
密切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疫情报告,对疫情情况报告进行实时更新,研究相关防控措施对公司员工影响,及时做好调班工作。将制冷自控系统设置自动运行状态,减少人为干预,尽量在保障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减少到岗人员数量。
3. 设施准备工作:
a. 防疫工具中的酒精、消毒液须独立放置,并远离可燃易燃物品和电器设备。
b. 安全生产工具检查和消毒。
c.机房门外、监控室门外(直接对外开放的门)铺设消毒毯(84消毒液浸泡处理),并保证24小时更换一次。
d.检查网络及通讯设备是否正常。
二、防疫期间上岗前的准备工作
1. 检查体温;
2. 检查口罩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3. 穿好防护服或一次性连体雨衣,使用灌注84消毒液的喷
4. 雾器对全身进行消毒;
5. 对随身移动电话、工控机、监视器、键盘、鼠标、设备按钮在断电后进行消毒;(建议采用酒精片擦拭消毒) 对门把手、座椅、办公桌等监控室值班设备进行消毒处理;
6. 保持监控室通风时间不低三次,每次不少于25分钟;
7. 减少或暂停使用中央空调;
三、防疫期间巡检前防护步骤
1. 正确佩戴口罩;
2. 正确佩戴耳塞或耳罩;
3. 正确佩戴塑胶手套,如使用非一次性手套应在使用后将
4. 手套浸泡在消毒液中不少于5分钟。
5. 检查防护服或一次性连体雨衣是否完好无破损。
四、
交接班工作
1. 交接班人员检查体温;
2. 防疫防护用品盘点报备,如有不足应在交接班前及时补齐;
3. 机房设备及用品消毒情况交接并记录;
4. 制冷系统运行状态交接,执行企业日常的交接程序。
5. 来往人员情况登记表交接
五、
实施远程管理
1. 运转值班室可设临时应急网络,一旦发生设备或自控系统故障,可及时联系相关运维人员快速远程处理,减少人员到场频次,降低因空间小人员密集引起的传染概率上升。
2.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使用APP应用,在移动设备端对制冷系统进行云监控。 如图:
1. 值班期间如值班人员为两人或以上时,原则上不允许摘下口罩,如为单人值班可在完成室内通风后酌情摘下口罩;
2. 值班期间如值班人员为如两人或以上时,建议保持接触距离1米以上。
3. 对酒精过敏者,建议使用无醇的手消毒剂。
4. 巡检期间不得摘下防疫及防护用品,无法继续使用的防疫工具,如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雨衣等须放入专用废弃桶内。
5. 消毒剂与酒精不可混用。
6. 尽量不使用酒精喷雾对衣物消毒,因为酒精碰到衣物静电会引发起火,因此酒精消毒要采用涂抹的方式。
7. 疫情期间,同事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维护好周边环境,时刻注意个人健康及卫生, 为工作提供尽可能安全的环境。
8. 疫情未解除前防疫防护用品应保证供应充足并做好登记。
9. 如果工作人员中有高度疑似患者或已确诊病例应当立即上报隔离,将工作中的密切接触人员进行重点关注,也相应的进行隔离观察。
特别鸣谢:张伟、金涵、吴挺、吴汉滨、冯长起、曹为民等专家给予建议内容的指导和帮助。
华商国际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办公室
撰稿部门:华商国际自动化信息技术事业部
编辑:王斯妍
2020-02-13